遠在威尼斯的有緣千里不離不棄
IMDb~7.1 / 豆瓣~7.6 / 爛番茄~92% / 爆米花~79% / ★★★
看過大衛連1945年的【相見恨晚】,就會覺得1955年的【艷陽天】會不會太隔靴搔癢太不著邊際了一點?嗯,硬是要比較這兩部熟齡男女在別有婚約的途中相遇相戀最後分手的電影有無高下,我覺得不能說大衛連退步了縮手了,更不能說凱薩琳赫本演得太用力了太沒傷感了,而是要從大衛連已經從小品邁向大局,從黑白到彩色,從兩人不能在一起的惘然邁向各奔前程的豁然開朗,這些角度來看大衛連的看似內斂實則進化、來看這部異國豔遇電影的看似明媚陽光實則船過無痕,那就會欣然接受它這趟「從無到有再到無」的豐富之旅了。話說一個人異地旅行最容易遇到心動的人,因為寂寞,還有就是因為會被鎖定成目標,當然還是因為我們每個人潛意識希望「偶遇」附帶來的刺激感,只是如果竟能遇到真愛,還真的不知該說是幸還是不幸,因為它會帶來牽絆會帶來煩惱會帶來沉重,現實就是責任,一旦要負責就會變得不浪漫,這麼看來,「分手」的結局才是高明的自律的和正常的,我這才知道往往過程坎坷的才能當主角,一路順利的都只能當配角,難忘的電影一定不能在一起,好看的電影一定要分離,當我看出這其中端倪,我就再也不懷疑天長地久有何意義,人間最慶幸的應該就是「短暫」相遇,和彼此有默契的片刻珍惜,那才是真正的有緣千里,不離不棄。
★豔陽天相簿
1955【艷陽天】Summertime
IMDb~7.1 / 豆瓣~7.6 / 爛番茄~92% / 爆米花~79% / ★★★